1. 首 页
  2. 新闻资讯
  3. 苹果台式机新闻资讯
  4. Apple 台式机评价

Apple 台式机评价

苹果 Mac Pro

ZDNet 产品频道

外观设计

去年十一月中,台湾苹果推出了末代Power Mac G5,而随着采用Intel CPU的Mac产品一款款上市,在八月的WWDC中,工作站等级的顶级Mac终于上现身,也就是内建双Xeon CPU的四核心Mac Pro。

苹果 Mac Pro
气势沉稳不凡的Mac Pro

Mac Pro和Power Mac G5在外型上有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包括铝合金银灰色机壳、机身前测的网状面板等。虽然和Power Mac G5在外观上高度相似,但毕竟这个超具质感的金属机壳,加上侧面大大的灰色苹果Logo,一亮相依然可以吸引高度目光。

苹果 Mac Pro
换另外一个方向来一张

苹果的官方网页上写Mac Pro的重量接近20公斤,实在非常有份量,加上51公分的高度和巨大的纸盒,光是一开始从盒中取出,就让我们费了点功夫。

虽然外型上和Power Mac G5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些地方不同。从正面看来为明显的地方,就是多了一个光驱的开孔,也就是说Mac Pro可以装设两个光盘装置,预设基本款则是一台16x SuperDrive with DL。此外前侧I/O还多了一个USB2.0和一个FireWire 800。

苹果 Mac Pro
双光学装置开孔
苹果 Mac Pro
正面面板多了一个USB2.0和FireWire 800 

机身后方照计算机的惯例都是I/O大本营。在Mac Pro后方的I/O有3个USB 2.0、1个FireWire 400、1个FireWire 800、光纤输出孔、光纤输入孔、模拟音讯输入输出、以及双RJ-45网络孔。除了I/O之外,旁边是散热风扇,上方则是PCI Express卡的挡板。

苹果 Mac Pro
背面I/O 

苹果 Mac Pro
I/O旁边的散热风扇
 苹果 Mac Pro
上方的PCI-Express挡板

模块化零组件

APPLE(苹果) Mac Pro这次最大的重点,除了规格之外,就是高度模块化的零组件,让拆卸、扩充升级变成非常轻松。

轻松扩充升级硬件,对于Mac Pro来说,不需螺丝起子只是第一步而已,良好的模块化设计才是令人赞叹的原因。

只要搬开机背后方的卡榫扳手,然后拉住稍微突出前端的侧面往外一拉,即可打开机壳。内装部份如果和过去的Power Mac G5相比,当初看来整齐的Power Mac G5和Mac Pro相比还是不够看。

苹果 Mac Pro
打开卡榫
苹果 Mac Pro
用手往外一拉即可

文字说明恐太过费事,一张图片内行人即可看出整个内部设计优异之处。

苹果 Mac Pro
打开侧盖之后的样子,非常干净整齐

整齐只是外表的好看而已,优异的模块化设计则让扩充升级变得轻而易取。一般桌上型计算机常更换的部份包括硬盘、内存、显示卡和光学装置,这四个零组件Mac Pro都有很容易拆卸的设计。

一般设计良好的品牌计算机,其内部通常也有不错的设计,对于有经验的玩家,想要扩充升级已经非常容易了。但难免还是要插硬盘排线 / 电源线、用卡榫拆装内存等等,而Mac Pro的硬盘是类似卡匣设计,每个都可以轻松拔出,装上硬盘之后(想锁紧还是要螺丝起子),再插回去就完成了。

苹果 Mac Pro
硬盘卡匣
苹果 Mac Pro
右边是空的卡匣

苹果 Mac Pro
内面的SATA连接部份 

内存也是一绝,Mac Pro的内存采用类似Gigabyte去年Computex上推出的iRam设计,可将四条Ram插在一块板子上, 然后把内存板插回机器中即可,而一台Mac Pro共有两个这种内存板。

苹果 Mac Pro
内存卡
苹果 Mac Pro
具有散热片的ECC RAM

苹果 Mac Pro
Mac Pro中共有两块内存卡 

在硬盘和内存中间是四个PCI Express卡槽,最下方的一个是插原本遇装的显示卡,上方还有另外三条PCI-E插槽。不过空间并不大,插四张Nvidia GeForce 7300GT还有可能,但具有大型风扇或散热片的显示卡就不太可能插上四张了。

苹果 Mac Pro
硬盘下方的PCI Express插槽

机身左上角是光盘装置,共可插入两组光盘装置。此外在内存旁边则是封起来的CPU,从缝隙中可以看到巨型的散热片,而前方有两组风扇,后方也有一组,前吸后排,空间的对流非常好,也因此让Mac Pro的散热效果极佳,开机许久,也仅有电源供应器附近温度较高。

苹果 Mac Pro
光盘装置
苹果 Mac Pro
Sony的SuperDrive

苹果 Mac Pro
前侧上方风扇
 苹果 Mac Pro
内存旁的风扇 

苹果 Mac Pro
电源供应器风扇
苹果 Mac Pro 
CPU上的巨型散热片

苹果 Mac Pro
风扇位置和对流示意图 

我们的影片中有当初台湾苹果发表时的拆机画面,觉得看图不过隐的使用者不妨看看影片。

Mac Pro随机盒中除了巨无霸Mac Pro之外,还有有线键盘以及有线的Mighty Mouse。另外还有DVI转D-Sub接头和USB延长线。

功能特色

美国苹果的网站上有提供客制化的Mac Pro,而台湾苹果网站上则仅有最基本的标准款规格,我们拿到的,也就是这台标准版规格。

基本款的Mac Pro规格包括双Intel Xeon 2.66GHz CPU, 512MB DDR2 667 ECC FB-DIMM内存x2、250GB SATA II(3Gb/s)硬盘 (这台测试机的硬盘厂牌为WD)、Nvidia GeForce 7300GT 256MB内存和16X SuperDrive with DVD+R Double Layer。

苹果 Mac Pro
两颗2.66GHz Intel Xeon CPU

苹果 Mac Pro
基本款的显示卡为入门等级的GeForce 7300 GT


苹果 Mac Pro
Sony的SuperDrive

网络装置部份,内建有两组10/100/1000的GigaLAN有线网络,而虽然是顶级的工作站,但WLAN和蓝牙等在iMac甚至Mac mini上都内建的网络装备,在Mac Pro却列为选购配备。

Mac Pro基本款的配备以Xeon + ECC FB-DIMM的内存最令人印象深刻,拿来当作服务器相信也没啥问题,这两个主要配备也是Mac Pro拿来和同等级工作站相比时最大的优势。

苹果 Mac Pro
基本款插上了两条512MB ECC FB-DIMM内存

Mac Pro的硬盘槽共有四个,当初表示最大可支持2TB,是因为当时最大的SATA硬盘容量为500GB,不过时至今日,最大的SATA硬盘容量已经来到了750GB,所以最大支持硬盘容量也拉到了3TB。

苹果 Mac Pro
硬盘为WD 250GB SATA 3.0Gb/s

其它规格部份,我们在哈啰四核心Mac Pro中,已经有颇为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大致上来说,Mac Pro基本款的规格很不错,而如果不满意的话,台湾网站并没有客制化网页,使用者可能需要打电话去订购,所以各零组件升级的台湾价格我们也不确定。

软件部份包括iLife 06、Comic Life、Omni Outliner、MS Office 2004 for Mac Test Drive、iWork 06(30天试用)、FileMaker Pro 8.5 trial。操作系统是Mac OS X 10.4,发表时还是10.4.6,目前则已经是10.4.8了。

效能表现

Mac上的效能测试过往都是和自己来比,后来Intel产品出来后,我们也开始跑点我们在PC上常用的PCMark系列,但因为使用了Boot Camp来跑Windows XP,所以老实说意义实在不大,毕竟会买Mac的使用者,不只是看重外型,还为了不同操作接口、习惯的操作系统。

我们这里参老了Cnet.com对于APPLE(苹果) Mac Pro的测试数据。Cnet.com的测试机种规格和我们拿到的一模一样。他们另外选择了一台PC来当作对照组,PC的规格是2.93GHz ?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1GB DDR2 667 内存 、Nvidia GeForce 7600GT、WD 74GB 10000转 SATA硬盘。

3D游戏测试并不太具有意义,因为对照PC的显示卡明显高出一级。在QuickTime和iTunes转文件编码测试中,Mac Pro都领先40%以上,但是在DivX影像编码时,对照PC则领先了一倍有余。

Photoshop CS2 测试中,因为Photoshop CS2尚未有Universal版本,所以效能无法完全发挥,也落后给对照PC一部份。不过在12月15日的时候,Adobe已经推出了Photoshotp CS3 beta版,CS3就有针对Intel 版本的Mac作最佳化,根据MacRumors.com的论坛成员测试比对,在Mac Pro上跑CS3 beta和CS2,前者约莫有7成的进步,进步程度可称非常惊人,在2007年春季Photoshotp CS3正式版推出后,对于Photoshop的爱好者而言,终于可以放心选择Intel版本的Mac了。

Tags: 苹果Mac Pro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