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改写出版传媒业游戏规则的真正核“芯”动力
2008年前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自己家中,拉上公司当时的高级副总裁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和一家名为P.A. Semi的芯片设计公司高层进行会谈。没人知道这次会谈的细节是什么,只是到了2008年4月,谈判的结果被硅谷广为知晓—苹果以2.78 亿美元收购了P.A. Semi。
一直以来,苹果都有买下一些小型创新型公司,然后将其价值无限放大的传统。比如苹果曾从Cassady&Greene 公司收购MP3播放软件SoundJam,后来这个软件被改造成了大红大紫的iTunes。这一次买下P.A. Semi,在很多人看来,无疑也是这一思路的延续。
近两年后,乔布斯亲自揭晓了答案。今年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乔布斯宣布苹果推出一个名为iPad的电子设备。这个看上去类似iPod Touch放大版的产品,延续了苹果一贯简洁的设计风格以及注重细节的特征,其拥有9.7英寸LED 背光屏幕、触摸屏键盘、iPhone OS等等。最重要的是,这次苹果第一次采用了自己设计的 1GHz A4 系统集成处理器,而基础就是来自P.A. Semi的芯片。
由于iPad无论外观还是体验性上,都和亚马逊的kindle有些类似,因此不可避免地外界会把两者做比较,但这种想法显然低估了苹果的雄心。此前苹果已经通过iTunes和App store积累了在音乐、电影和游戏等领域的资源,而且在多点触控和UT界面等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对手。在这个基础上,苹果自然不希望把iPad变成一个类似kindle的平板阅读器,而是希望将之打造成拥有更多强大功能的产品。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拥有一个体积小、耗电少、功能又相对完整处理器。
分析机构Envisioneering Group的研究报告表明,基于P.A. Semi芯片的处理器,如果放在上网本领域,几乎可以拿下运算效能的王座,即使是在普通笔记本领域,性能也丝毫不差。另外对苹果来说,除了性能的好处外,由于是“自产”,还可以控制好成本。
因此毫不奇怪的,iPad最低的一款价格仅为499美元,这个几乎和iPhone相差无几的价格,必将对传统笔记本形成冲击。无怪乎尽管这次iPad没有像上次iPhone一样在诸多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但是在价格上,却被一些海外分析舆论认为,是具有“革命性”的。
至于在发布硬件同时推出类似App store的iBook store—供用户下载的图书和杂志等媒体内容在线商店—以及苹果和麦格劳-希尔集团(McGraw-Hill)、《纽约时报》等媒体公司的合作,则无疑也是在有新处理器支持下自然扩展思路。
暂时抛开App store同样适合iPad不谈,就iBook store出版和媒体属性而言,在极端讲究用户体验的乔布斯看来,未来的数字媒体肯定不是单一的文字和图片,而是融合色彩、视频和音频等各种媒体形式、能人机对话的交互式产品,因此只有在芯片能完成这些功能的多项处理后,才能给用户完整的体验。
事实上,《纽约时报》给iPad开发的应用程序,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网站客户端,而是相对全新的媒体形式了。这意味着,未来iPad以及其一系列搭载苹果版处理器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果重塑出版媒体行业的想法最终成功的话,那么可能不会是像iPod只是从数字发行、收费模式等领域改造音乐行业那样,而且从出版媒体的最核心—内容设计以及表现形式—都有所改变。
Tags: 苹果 ipad